國家管道公司方案或于明年5月頒布!
改革步伐不會太激進,可能首先考慮國家油氣干線管道的統一,省網和配氣網將循序漸進地進行調整。
國家管道公司相關改革方案目前已上報高層等待批復,中國油氣體制改革有望迎來關鍵性突破。
“國家管道公司的相關改革方案已通過國家能源局審議,將在年底前上報國家發改委,預計明年正式對外頒布。”一位接近國家能源局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最有可能的頒布時間為明年5月。
根據以往重大改革方案的頒布流程,國家管道公司相關改革方案經由國家發改委審議通過后,還需在兩會期間匯報給高層。另外,今冬明春的天然氣保供工作于明年5月初才告結束。
“改革方案會根據實際審議和高層批復情況不斷進行調整,最終結果難以確定。”上述接近國家能源局知情人士表示,一旦國家管道公司成功組建,將形成類似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大型企業,成為中國油氣體制改革的里程碑。
2017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的《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到,在中游管輸領域,要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干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實現油氣干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均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
當年年底,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2018年要制定天然氣管道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方案。
“此次國家管道公司改革方案將更多聚焦在國家層面,步伐不會太激進。比如,首先考慮國家油氣主干管線的統一,也就是通常說的‘國網’統一。省網和配氣網需要在‘國網’改革后循序漸進地進行調整。”一位接近發改委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說。
“國內率先實現‘全省一張網’的省份,如廣東、浙江省已探索十多年,將給國家管道公司方案的制定帶來一定借鑒。”該知情人士稱。
2001年以來,中國多個省份陸續成立了省級天然氣管網公司從事天然氣管輸和銷售業務,并形成了統購統銷、允許代輸和開放型三種典型管網運營模式。
2008年,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下稱中石化)和粵電集團共同出資、注冊成立了廣東天然氣管網,主要負責規劃、建設和運營廣東省天然氣主干管網,三方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0%、30%和30%。
2011年,廣東省公布《廣東省天然氣主干管網建設運營模式方案》,廣東天然氣管網的相對控股權回歸到代表廣東省政府的粵電集團,但未公布具體持股比例。
2017年5月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決定入股廣東天然氣管網,持股比例為23%。自此,粵電集團、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股比分別為28%、26%、23%、23%。
目前廣東省天然氣管網采用“統籌調配”和“代輸”相結合的運營方式。浙江管網則采用唯一的管道運營方式,為“統籌調配”。
“統籌調配”是指氣源供應方提供一定比例氣量交由省管網統籌銷售并輸送給具備城市燃氣經營權的各地級以上城市燃氣公司,其范圍限定在城鄉居民生活及公用性質用氣。“代輸”是指省管網按照氣源供應方或用戶的要求,提供代輸服務,收取管輸費,其范圍覆蓋全省工商業用氣。
江蘇省目前使用的主要是開放型運營模式,即上游供氣商可直接與下游用戶(包括城市燃氣、終端用戶等)簽訂購銷合同,省內管道建設運營主體多元化,可以由供氣商、用戶等直接建設,也可通過省管網代輸。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已上報的改革方案,除關于國家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的方案外,還包括礦權改革的相關方案,這一輪的改革是油氣全產業鏈改革。
截至去年底,中國共擁有原油管道約3萬千米、天然氣管道7萬千米、成品油管道2.6萬千米。其中,中石油的原油管道、天然氣管道和成品油管道長度分別占全國的68.9%、76.2%、43.2%。
11月19日,界面新聞記者從接近中石油內部人士處獲悉,9月中旬以來,中石油旗下已有約10家單位搬遷至同一辦公地點,以油氣運輸管道領域相關的單位為主。
據彭博社6月11日報道,中國將組建的管道公司被臨時命名為中國管網公司(China Pipelines Corp.),預計將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將把旗下管道資產及員工剝離,并轉移至新公司,再按各自管道資產的估值厘定于新公司的股權比例,預計新管網公司估值約3000億-5000億元;第二階段,新管網公司獲注入資產后,擬引入約50%社會資本,包括國家投資基金及民營資本,該資金將用于擴建管網;第三階段,新管網公司將尋求上市。
此前,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曾提出了管道公司改革的三種方案:一是剝離國有石油公司現有的管網和省級地方管網,按照各自的占比持股,成立國家天然氣管道公司;二是剝離后重組、拆分組建多個區域性管道公司,由國家天然氣管網公司統一管理;三是剝離國有石油公司現有的管網和省級地方管網后引進民資,重新組建國家天然氣管道公司。
彭博社報道的管道公司改革方案,接近于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提出的第三種設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