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下,作為一種熱值較高的清潔能源,天然氣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日,國際能源署《天然氣分析及展望2021-2024》報告(下稱《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指出2020年由于北半球異常暖冬和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響,全球天然氣需求下降了1.9%,即750億立方米。
《報告》表示,在沒有重大政策變化限制全球天然氣消費的情況下,未來幾年天然氣需求將實現增長,預計2021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反彈3.6%,到2024年天然氣需求將達到近4.3萬億立方米,較新冠肺炎大流行前水平增長7%。
中國正在加速減碳,這為天然氣發展創造新的機會。
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顯示,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7年時達到頂峰,2019年相比于最高峰時實現了20%的減排。減排過程中最大的貢獻來源為天然氣,占據了40%的減碳來源。
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表示,天然氣將在未來中國的低碳發展中發揮非常大的作用,未來15年是天然氣發展的黃金期。
為實現天然氣產業較好地發展,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副司長王晶指出,未來中國將繼續堅持產供儲銷的協同發力,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的布局,加快儲氣設施的建設,推動市場化改革,努力構建安全可靠有彈性、有韌性的天然氣產業鏈、供應鏈的體系。
此外,將優化天然氣利用結構,加快氣電協同融合發展,提高天然氣的應急保供能力等方面。
柴麒敏進一步指出,從化工與發電兩個領域看,天然氣產業所產生的利好是明確的。
通過內蒙、陜西等地區的調研數據顯示,以煤炭為原料進行化工生產的劣勢非常明顯。在煤炭相關政策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天然氣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在發電側,天然氣發電具有靈活性,以及未來為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調峰容量、調峰輔助等支持。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朱興珊也指出,可以將天然氣定義為可再生能源的伙伴,支撐起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現代清潔能源體系。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楊雷在上述會議上表示,到2030年天然氣替代煤炭的比例每提高1%,將減少75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天然氣對于減排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楊雷表示,在發電領域,燃氣發電在環保方綜合效益上具備明顯優勢,即使是已達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燃煤電廠,各項排放指標仍然略遜于一般燃氣電廠。
國際能源署發布的上述《報告》顯示,受中國和印度以及南亞和東南亞新興市場的推動,預測到2024年,近一半的天然氣需求增長將來自亞太地區。亞洲市場是天然氣需求增長較為突出的地區,中國在全球天然氣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