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我國商業用氣量保持增長,工業用氣量相對穩定,發電用氣量有所回落,全月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約為310億—31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6%。其中,國慶期間,全國累計發送旅客量較2022年同期增長57.1%,國慶假期拉動商業用氣需求增長。10月仍是工業生產旺季,企業用氣需求較大;房地產基本面持續疲軟,相關企業用氣需求疲弱;制造業PMI再次降至收縮區間,工業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工業用氣需求仍缺乏快速增長動能;全國多地氣溫較9月開始回落,空調制冷需求持續減弱,燃氣發電量也隨之下降。
國內主要油氣企業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工作,國內主要氣田穩定生產。中俄管道按220億立方米/年合同量穩定供氣,進口LNG同比保持較快增速。10月天然氣總供應量約為315億—3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11%。
國內天然氣保供已進入關鍵時期。9月起,國內主要能源企業開啟今冬明春天然氣調峰保供工作,多座地下儲氣庫注氣量創歷史新高,為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增添“底氣”。基于當前國內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向好的態勢,氣溫是影響冬季需求變化最主要的因素,仍不排除局部地區、部分時段有一定供氣壓力的可能性。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11月初,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預計即將形成一次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并持續到年末。“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必然會造成區域性或全球性氣候異常。基于“厄爾尼諾”對我國冬季氣溫影響的不確定性,需要分情景考慮采暖季高、中、低3種用氣需求及與之相對應的供需形勢。
在基準情景下,全國平均氣溫與往年同期持平。采暖季天然氣消費量同比上漲約7%,天然氣供應相對寬松。
在高情景下,全國冬季平均氣溫較往年同期偏低。采暖季天然氣消費量同比上漲約10%,天然氣供應或存一定缺口。
在低情景下,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我國南方地區秋季多雨,北方地區易出現暖冬。采暖季天然氣消費量同比上漲約4%,天然氣供應較寬松,儲氣庫庫存量高于往年同期。
進入天然氣冬季保供期之前,國內能源企業已多措并舉,積極采取各項保供措施。國內方面,主要氣田平穩生產,統籌常規檢修時段;地下儲氣庫認真落實資源儲備,確保注得進、存得住、采得出、輸得穩。海外方面,多方籌措海外資源,提升進口氣供應能力,中俄管道于11月起每天增供1000萬立方米。同時,“全國一張網”覆蓋水平進一步提升,助力突破資源輸送瓶頸、實現氣源多元化,以更加科學精準的措施保民生、保大局。但是,仍應高度警惕因地緣沖突導致的國際天然氣市場形勢變化、國際氣價走勢不確定、氣溫突變等風險,確保順利“過冬”。
9月底,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就《天然氣利用政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鼓勵、引導和規范天然氣下游利用領域,以促進天然氣行業高質量發展。相比2012年10月發布的《天然氣利用政策》,本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明確鼓勵優先類、支持允許類天然氣利用項目發展,對限制類項目的核準和審批要從嚴把握,列入禁止類的利用項目不予許可、不予用氣保障,并對天然氣利用領域和順序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新版《天然氣利用政策》共涉及包括城鎮居民炊事、生活熱水等用氣;公共服務設施用氣;集中式采暖用戶;已納入國家級規劃計劃,氣源已落實、氣價可承受地區嚴格按照“以氣定改”已完成施工的農村“煤改氣”清潔取暖項目;以天然氣為燃料的可中斷工業用戶等,共12項優先類天然氣利用項目,促進天然氣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9月以來,天津、陜西漢中、江蘇無錫、山東濟南、河南許昌、寧夏銀川等地陸續宣布上調居民終端用氣價格,出爐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配套措施,以貫徹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確定居民和非居民銷售價格均可與燃氣企業采購價格實行聯動,優化城市燃氣企業成本側向下傳導機制。居民用氣順價機制在全國范圍內持續完善優化,對于天然氣市場良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總體來看,國內天然氣市場需求有所增長、供應相對充足,持續深化的市場化改革有力保障天然氣市場穩定。在全國無大范圍極端災害天氣的情況下,出現“氣荒”的可能性不大,今冬明春保供壓力總體可控。
來源:中國石油報